愛欲來襲時  

Q:有資料提到,導演這部片參考一本關於核電廠工人的書(由Elisabeth Filhol撰寫的小說,關於核電廠工人的日常生活,法文書名為《La Centrale》,2010年出版),請導演談一下。

A:沒有錯,她是個技術工人,也曾受感染,在拍攝上給我們很多意見。她最近剛結婚,很替她開心。雖然電影有很多想像的部分,但得有一些據實刻劃,才會更精彩。此外,至今沒人拍過核電廠的電影,我感覺有責任感。

Q:電影有兩條傳遞「危險」概念的軸線:一條是核電廠工人,我們不知他們何時會被感染;一條是男女主角熾烈、危險的出軌戀情,我們不知何時東窗事發。在劇本發想上,是何時發現可以把核能跟愛慾扣連在一起?

A:一開始我就在想這片要講什麼,在這個東西還沒成形前,沒辦法成為主題。我跟編劇原本寫的只是單純的愛情故事,後來編劇跟我提這個核電廠工人的故事,我發現兩邊講的東西都是「愛」,可以做連結。我是文學出身,後來才當編劇,很多東西一聽到會先是文字、再逐步化成影像。原來的愛情故事,這群男人可能會對抗鬥牛、龍或什麼的,後來我想可以變成核子反應爐,同樣有火;我從「核能」找到一個象徵,延續原初的想法。

Q:在核能議題上,您會希望藉由電影傳遞什麼訊息嗎?

A: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。電影比較不是傳遞或溝通訊息的工作,比較是在表現我的感受。片中角色都是底層階級,因為核能才能生存,所以我不會在電影裡又說核能不好。我希望這部片能造成一些辯論,但我不會衝到前面當先鋒,只是丟出問題讓大家思考。我不是在提供解決問題的配方。我處理這個議題,不代表我得有立場,並不會因為我今天拍馬戲團的故事,就得對馬戲團有立場。電影主要不是在講核能,而是這群工人,他們如何一起工作,面對哪些危險。我顧及的東西很小,不是很大的核能議題。因此你可以說,我對工人議題有立場,他們面對那麼大的危險,卻沒獲得公平的待遇。

Q:導演對工人階級這個族群的興趣與關懷,是跟自己的成長背景有關嗎?

A:剛好相反,因為我沒接觸過這些人事物,才有興趣。我來自法國的中產階級,距離底層工人和上流社會都沒有很遠,往上或往下看都沒太大問題。(註:導演也提到,對她來說,當代面對的經濟蕭條和3040年代的法國詩意寫實電影所面對的相近,這些前輩是她取法的對象;片中Denis Ménochet飾演的角色Toni,名字就來自1935年尚雷諾執導的《Toni》)

Q:這是導演的第二部片,您的處女作《美麗的刺》(Belle Épine)處理的是少女成長,跟自己的性別身份比較靠近;但在《愛慾來襲時》裡,您一方面處理男女主角的愛情,一方面處理核電廠內大量的、陽剛的男性互動場面,這對您在劇本撰寫或執導上有造成困難嗎?

A:非常不一樣(笑)。《美麗的刺》也有一些神秘性感的男性摩托車隊,但故事主要在女主角,不太能講這群男生,好像沒給他們足夠的發言權,有點不舒服。所以《愛慾來襲時》給男性更多發言權。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工人,每天勇敢面對危險。在電影製作過程上,因為我是比較年輕的女生,比較年長的男演員聽到我下一些指令,好像有點困窘,我有這種感覺;但大部分時間我們相處得不錯(笑)。

Q:導演在QA提到,同樣由Tahar Rahim主演的《大獄言家》跟本片一樣都在處理「監獄」的概念。我想更具體一點問,是因為看了Tahar Rahim在《大獄言家》的演出才找他嗎?

A:我挑演員通常都找職業的,會看他們之前演過什麼。一般來說,我不會把他們過去飾演的角色抹去,反而會利用這些形象與經驗。我認為,演員演一個角色就像多一層皮,演越多累積越多,每次在用他時,可以刮掉一點以前的東西,也可以利用。《愛慾來襲時》的角色四處旅行,看似自由,但在核電廠內工作其實像被困在監獄;Tahar Rahim在《大獄言家》就是飾演關監的犯人。我有這個聯想,但這不是唯一的理由。除了《大獄言家》,Tahar Rahim也演了婁燁的《花》,他在裡面的表現很性感。我在這片結合他這兩個優點。

映後QA

主持人:你們知道裡面拍的核電廠是真的嗎?請導演回答一下。
A:如果是真的正在運轉的核電廠,我們不可能進去拍片,所以開始在全世界找,有沒有真的核電廠,但沒有運轉過。後來在維也納找到一座,已經蓋好,但公投決定不要運轉,所以有機會在裡面拍攝。
拍攝期七個禮拜,有兩個禮拜在維也納拍,所有核電廠內的畫面都在維也納拍,其他在法國;不知道有沒有感覺到我是用兩種規格拍攝,核電廠用數位拍,比較清晰,其他是用35mm拍的。

觀眾1:看完這片會對核電廠更不放心(笑),倘若管理有這麼多問題。想請問導演,為何並置核電廠跟愛情這兩件事?
A:很抱歉讓你更擔心核電廠安危(笑)。我一直喜歡拍讓人緊張、擔憂的片子,愛也是這樣,會讓我們擔憂。當男主角沉入愛河,輻射危險也加劇。愛情不只有開心,也有比較病態、巴洛克式的東西。有人訪問法國女作家莎岡,愛情對你來說是什麼?她想很久說不知道,但我可以告訴你,當愛停止的時候,感覺很好。核電廠的危害也是,沒有味道,沒有預兆。

觀眾2:我想導演很幸運,找到一個這麼有腰身的核電廠。請問導演是否有意從核電廠如女性腰身的外觀,或電廠內有些機具像是要插入洞內的形狀,來讓觀眾產生人體器官的聯想?
A:感謝你的問題。不知道這樣說,你會不會有點震驚,對我來說,核電廠內有點潮濕、陰暗,讓我聯想到的反而是女性性器官,但僅止於此;我會這樣想,也因為這些男人一旦進入核電廠,就會頭昏、暈眩。
或許這跟我的出身背景有關,我在80年代出生,當時認為性行為會導致致命疾病,會因愛而死,但這是比較遙遠的因素,不是主要動機,只是我心理分析的想法,我會回巴黎找我的心理醫生了解一下(笑)

觀眾3:請問導演原文片名是什麼意思?
A:這可能是我們今晚辯論的開始(笑)。法文片名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核電廠,一個是監獄。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,男主角之前演過一部片叫《大獄言家》,他今天如果來演這部片,也是因為這兩部都是「監獄」的故事,有關聯。

觀眾4:我有兩個問題,我知道他是《大獄言家》的男主角,開場我們知道他有些疑似犯罪的過去。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安排他像是從一個監獄,進入另一個監獄?另外,男女主角的愛情都不是發生在這座「監獄」裡,可是這段愛情是沒有出路的。
A:我沒有明確設定他有犯罪或官司,但可以明確感受到他一文不值、什麼都不會。等他到核電廠後,他瞭解可以賺錢,但得付出怎樣的代價,就像以前很多士兵送去越南打仗,獲得一些報酬,但也付出生命。另外,”Gerry”這名字在蘇聯的原意是「燃燒」、「燒焦」。你剛才的解讀是對的,歌星Serge Gainsbourg就說「愛情是沒有出路的。」

觀眾4:兩人的愛情沒有出路,但男主角最後是為了愛而規避輻射檢查,進而走向死亡,另外他們已經有小孩了?!
A:他並不算是為愛犧牲,我主要講的是「英雄」,但這裡的英雄跟一般理解可能不同,英雄未必多了不起,為了什麼偉大理念。在我眼中,相愛的人都是英雄。總之,一旦你決定進核電廠工作,你注定是輸的那方;在這點上,核電廠跟愛一樣,無論過程多棒、多享受。目前沒人準備要離婚吧(笑)
雖然電影最後的懷孕,好像讓人覺得愛依然勝利,像是電視劇,但在結局他們面對很多危險,如果你仔細聽,會聽到七次警報聲(代表核電廠極度危險)。這跟我對愛情的邏輯一樣,就算很糟很糟,但生命還是會繼續。

愛慾來襲時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馬國際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