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城戀習曲  

陳澄律 (2)  

Q:這是一部很有野心的導演處女作,三條平行故事線,跨越巴黎、曼谷、洛杉磯這三座分別位於三大洲的城市,不只處理角色間的親密關係,也穿插政治事件的新聞影片。在一開始就想做這麼大的架構?還是從某個點開始慢慢延伸、擴散而發展成今天看見的樣貌?

A:整個過程其實蠻有機的,沒那麼簡單。最早是從我有一次去上海,開始寫洛杉磯這段故事,因為這段比較接近個人生活經驗。我在洛杉磯時曾跟一個女孩約會,她唸大學時正好喪父,所以這女孩的故事就漸漸演變成洛杉磯這段。後來我又有一個關於泰國的小idea,這對擁有美國夢的泰國夫婦的原型,其實來自我的父母,泰國60、70年代有許多華人到美國尋求更好的生活。寫完前兩段後,才寫巴黎這段。

至於拍攝的話,我寫完洛杉磯這段後到曼谷,剛好條件成熟,就決定先拍曼谷這段。但一開始沒想拍長片,因為資源、資金有限,只想先拍一個短片,讓自己有個帶在身上的作品。因此,以劇本來說是從洛杉磯這段開始,但以拍攝來說是泰國這段。

為什麼我那時會到上海、曼谷?因為我正在事業發展的開端,在美國的亞洲人,待在美國不一定有比較好的機會,反而回亞洲會比較好,像王力宏、趙又廷。對我來說這點很有趣,泰國那段的夫妻,我父母那代,他們懷抱的是美國夢,我們這一代剛好相反。

Q:本來只是要拍短片,為什麼又有機會變成長片?

A:拍泰國這部分的資金,多半是我在洛杉磯當剪接存下來的錢。拍完泰國後某天,家人忽然對我說,家裡投資有獲利,可以資助我完成其他部分。

Q:剛才導演提到洛杉磯這段比較靠近個人經驗,但我在看的時候沒有發覺。因為您是在泰國出生、住在洛杉磯的華人,但片中三段是泰國的夫婦、洛杉磯日本丈夫跟白人妻子、巴黎的華人,好像分別擷取您某種特質。這是您有意識地和片中角色保持距離?或只是單純巧合?

A:這些故事與對白,很多是從我和朋友、家人或選角時聊天而累積出來的。為什麼這些人的背景都不一樣,是希望觀眾在看的時候,不管角色是什麼背景,都能找到情感投射的點。洛杉磯這段未必是要日本人,也可以是其他亞洲面孔。我考量的是整體角色樣貌的多元性,從中串連、傳遞出一些共同的事情。至於跟我背景的關係比較是巧合,不是刻意為之的結果。

Q:電影是三條平行故事線,但頭尾是吳中天和黃璐這兩位巴黎華人的線,為什麼選這段作頭尾,好像成為影片的主要軸線?

A:當我們完成泰國、洛杉磯要拍巴黎這段時,本來想作成三段式,大家先看泰國、再看洛杉磯、再看巴黎,分別三段完整的故事。可是當我們準備要送影展時,製作夥伴跟我討論,是不是可以整個打散,變成一個彼此交織、呼應的有機融合,所以我就重新剪接。

至於怎麼交叉起來呢?因為我在拍巴黎這段時,有設計一些點去回答、呼應前兩段觀眾可能的疑問。例如,泰國這段拍完後給不同人看,大家都好奇他們接下來發生什麼事?他們留在泰國或去美國?他們的孩子發生什麼事?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設計在吳中天的媽媽這個角色。大家可以去想像,如果泰國那對夫妻生下小孩,到美國生活,這小孩長大可能就變吳中天的角色,可以世界各地飛。而媽媽與爸爸的爭吵,一家四口過去和樂融融、如今四散世界各地,也預示這個美好嚮往可能走向崩壞的不確定性。

巴黎這段作頭尾,因為它像是三段故事的黏合劑。以護照畫面跟吳中天在機場破題對我很重要,因為這是一種當代的景況。在我成長的80、90年代,國外的異鄉是很遙遠的,不容易取得而有稀奇、特殊的異國風味;可是當代各種文化、種族、國籍好像越來越模糊,沒有明確分野。機場與護照這些千禧年意象,反映出這個人類遷徙與交流日益頻繁、交互滲透的地球村狀態。

Q:片中穿插歐巴馬總統連任、泰國一連串抗議事件、法國軍事介入馬利的新聞影片,為什麼選這些事件穿插?跟角色與主題有何關係?

A:穿插這樣的真實事件,就敘事手法上,可以增加電影跟現實的連接,不是徹底虛構。但為何選這幾起呢?我在泰國寫劇本時,剛好是泰國抗議如火如荼的時候,如果我要跟現實建立一些聯繫,不能不談這麼大的一件事。當我跟父母聊到這些時,剛好也回應他們在70年代經歷過的事,那時泰國有一些共產黨學生上街,政府強硬鎮壓。我父母們從20幾歲到現在60幾歲,經過這麼長一段時間,對事情的看法也產生變化;這樣隨著時間而生的轉變,類似泰國這段的女主角,她一開始憧憬美國夢,但隨著時間流逝、生下小孩,視野與觀點也變了。

洛杉磯這段選歐巴馬。首先,他不是白種人,再加上歐巴馬有很多移民政策,而外來移民也是洛杉磯最重要的議題。不過後來覺得,即使不放歐巴馬的新聞影片,洛杉磯這段光就角色代表性與彼此張力就夠了,所以後來對新聞影片的著力就沒那麼深,但最初的構想是這樣。

最後是法國軍事介入馬利,主要是要談國際勢力的消長,對應黃璐這個來自北京的角色。黃璐代表崛起中的中國,過去是世界工廠,但現在經濟、政治力量正往其他大陸延伸。法國軍事介入馬利是近年發生的事,替換一下角色,可能也預示未來的國際權力關係。

Q:吳中天與黃璐是台灣觀眾比較熟悉的演員,當初是怎麼找到他們的?

A:吳中天的角色Arthur至少要能說中文、英文,當初選角經理幫我來台灣問,我們也有看一些試演。我看過吳中天一些表演,他的試戲表現也很好,他有看過劇本、整個人投入角色,所以就選了他。黃璐我之前就聽過她的名字,可能因為她這幾年跟比較多年輕導演、藝術片導演合作。但一開始沒想到她,是因為有經紀公司向我們推薦飾演Arthur的演員,上他們網站看,發現他們也有代理黃璐,就跟他們約一下。剛好有次我就在台北,黃璐也隨片到台北電影節參展,就這麼搭上線,試戲後覺得對味就確定了。

和電影的第一次

Q:第一次看電影的經驗,或第一次感受電影魔力的經驗。

A:第一次看的電影我有點忘了。印象中也沒太多電影院經驗,因為剛去美國時很窮,比較有印象是有次父親帶我們去環球影城玩。那我最印象深刻的電影是《重慶森林》,我第一次在高中看,覺得很無厘頭,當我上大學後第二次看,那時剛好是初戀失戀,哇,這部電影說出我心中一切的話!這讓我覺得很神奇,同一部電影不同時間看,卻有完全不同的感受。

Q:第一次約會看的電影。

A:《不可能的任務》第一集。應該要找比較浪漫一點的片,但那時才高中,電影院上什麼就看什麼。

映後座談

 

給金馬的話

陳澄律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馬國際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